股票市场配资
7月5日,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绿色金融:生物多样性金融体系构建和资源调动”主题论坛举办。
“复旦大学将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度融入人才培养、科研创新与社会服务的全链条,以坚定步伐践行可持续发展承诺,在2025年QS世界大学可持续发展排名中位居内地高校首位。”致辞环节,复旦大学校长金力报告了复旦大学围绕绿色金融研究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构建的“融、汇、贯、通”四维创新网络情况。
复旦大学校长金力
“融”合学科,厚植根基。学校大力推进学科交叉创新,深度融合经济、金融、环境、大气、生态、管理、法律、计算机和人文等学科,构建特色交叉课程模块,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尤其是依托强大的经济金融学科集群优势,聚焦绿色发展的理论突破,积极承担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多项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和《经济研究》等国内外顶级期刊,为绿色金融理论体系贡献核心智慧。
“汇”聚各界,共育英才。复旦牵头组建了跨界的教材编写团队,汇聚来自政产学研30个单位的数十位作者,编著国内首套绿色金融系列教材,其中就包括广受好评的《绿色金融概论》;设立了“绿色金融与新金融”等特色课程,系统嵌入国家双碳政策解读、碳市场机制设计等内容,并邀请政策制定者参与教学研讨;依托国家级课题和咨政服务,指导学生参与地方绿色金融试点方案设计,培养知行合一的复合型人才。
“贯”穿实践,服务国家。近年来,学校先后成立了保险应用创新研究院、绿色金融研究中心、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等机构,推动理论向实践转化。其中,保险应用创新研究院携手业界,聚焦气候变化、减污降碳、生物多样性等方向的前瞻性研究和应用创新,致力于打造一流智库和人才培养平台;绿色金融研究中心聚焦气候投融资、转型金融等领域,主导长三角“40+1”城市群绿色金融竞争力研究,在生物多样性金融领域率先布局,承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生物多样性金融项目,研究成果直接支撑了上海立法实践;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定期发布复旦碳价指数,组织编制复旦碳信用评级体系,建立复旦碳信用评级、碳价等数据库,为国家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展提供定价“锚点”。
“通”力合作,开放共赢。复旦大学积极创新多方联动机制,发起成立全国高校绿色金融研究联盟,联合20多所高校持续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在贵州的大力支持下,联合贵州财经大学、贵州师范大学共建“贵州省绿色金融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创新中心”,深化区域合作。同时,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拓展国际视野。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朱登芳李雪雪 张丽
编辑 陈露
二审 李姗
三审 岳振股票市场配资
领航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