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全国TDM学术年会召开,诺道医学临床药学总监于泽参加青委漫谈
发布日期: 2019/09/04 浏览次数:
2019 年8月29日-31日,第九届全国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简称TDM)学术年会在拥有“人间天堂”美誉的江苏省苏州市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药理学会治疗药物监测研究专业委员会、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办,来自国内外的知名专家学者2000余人到会,探讨了TDM技术与标准、TDM在多学科治疗中的临床实践等热点问题,共同推进TDM学科的发展。
8月30日的分会场青年沙龙,由TDM青委会主委陈志刚、颜苗任主席,TDM专委会主委张相林、缪丽燕,IATDMCT主席Teun,TDM青委会各位副主委、秘书长、副秘书长等,以及全国各大医院的青年骨干参加了本次青年沙龙。本次青年沙龙以“TDM的今天与未来”为主题,诺道医学临床药学总监于泽受邀在青年沙龙上发言。
图1 TDM年会青年沙龙参会成员合影
于泽讲到:“TDM是提供临床药学服务的重要手段之一。我们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一步挖掘到更多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形成个体化智能用药模型,使TDM发挥更大的价值。但这是一个漫长的科研过程,我们不应该计较一时之得失,应该始终保持独立思考、严谨务实、脚踏实地的态度”。于泽在负责研制iPharma个体化/精准用药系统的过程中,一直秉承着严谨务实与精益求精的态度反复打磨产品,不遗漏任何一个因素,不错过任何一条细节,不论是数据的筛选,还是模型的构建都要亲力亲为,致力于为临床解决更多问题,惠及更多患者。
图2 诺道医学临床药学总监于泽发表观点(左一)
iPharma个体化/精准用药系统是全球首款,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个体化/精准用药指导系统。该系统基于真实世界数据的多层次挖掘,应用机器学习技术,构建覆盖人群广、实用性强的个体化智能用药模型。根据患者的血药浓度检测、基因检测和血常规、生化等各类检验数据,一是可以给出个体化的用药剂量,二是可以进行用药风险预测。iPharma的特点是“实时化”、“智能化”、“增量学习”、“工作流闭环”。“实时化”指的是该系统可以通过实时交互技术快速地从业务系统(HIS、LIS等)中提取患者的各种临床数据;“智能化”指的是该系统可根据患者临床数据给出个体化用药方案;“增量学习”指的是人工智能个体化用药模型建模成功后,能不断地从新的样本(真实世界数据、合理用药方案等)中学习新的知识。“工作流闭环”是指根据患者信息出具的检测报告及用药建议可以推送至LIS系统,供医生查看,实现整个业务流程的闭环。
图3 iPharma个体化/精准用药系统
以万古霉素为例,血药谷浓度临床上应控制在10-20µg/ml,血药浓度如果低于10 µg/ml,可能会导致治疗失败,并且或引起耐药;血药浓度如果高于20 µg/ml,容易引起耳毒性、肾毒性及血液系统毒性等不良反应。使用iPharma个体化/精准用药系统,可以及时给出万古霉素个体化用药方案(包括初始剂量以及调整剂量),使血药浓度在最短时间内达标,实现良好的治疗效果。

又如,某精神分裂症患者选用利培酮治疗,使用iPharma个体化/精准用药系统,可在血药浓度发生变化之前预测不良反应概率,医生可以提前干预或调整治疗方案。

iPharma个体化/精准用药系统,目前已经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上线并验收,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等多家大型三甲医院即将上线。所涉及的药物包括,万古霉素、华法林、他克莫司、伏立康唑、环孢素A、丙戊酸等。随着系统部署到多家医院,启动多中心验证,其精度会越来越高,“经验”会越来越丰富,给出个体化用药方案的“能力”也会越来越强,最终形成标准化个体化/精准用药系统,以云服务的方式为更多医院服务。

诺道医学临床药学总监于泽本科毕业于沈阳药科大学药学专业,硕士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专业。曾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任高年资主管药师,主要从事临床科研与个体化用药。于泽还是前美国药典(USP)助理科学家、现任北京药师协会治疗药物监测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