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M青年沙龙(北京)成功举办,诺道医学临床药学总监于泽受邀做“iPharma-人工智能与药学服务”
发布日期: 2019/03/01 浏览次数:
       迎着春风,踏着瑞雪,2019年2月22日,由中国药理学会治疗药物监测研究专业委员会(TDM)青年委员会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承办的TDM青年沙龙在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举办,50余名青年学者参加了交流活动,诺道医学临床药学总监于泽受邀参加,并做“iPharma-人工智能与药学服务”主旨演讲。

图1 TDM青年沙龙现场

      “爱你已久、恋你依旧”为沙龙主题,表达了青年学者对TDM事业的热爱以及青委会活泼而富有朝气的面貌。TDM专委会副主任委员赵志刚教授在致辞中勉励青年学者抓住时代的机遇,在医疗改革和药学服务提升的浪潮中不断追求与进步。沙龙中来自5家医院5位青年专家分享了药物个体化治疗领域的经验与进展。《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常务副主编单爱莲教授受邀参加沙龙,单教授生动诙谐的语言和精彩的案例引得大家在欢笑中深思。沙龙由4位青年学者做学术主持,天坛医院药学部梅升辉博士承担筹备与现场组织。TDM青委会主任委员陈志刚和TDM青委会副主任委员金鹏在沙龙活动中分别致辞和总结发言。

      于泽分享到,临床药学是以提高临床用药质量为目的,以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为核心,重点研究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方法的综合性学科。临床药学的根本目标是保障药物治疗的合理安全,是疾病药物治疗环节上不可缺少的一环。医师的主要职责是诊断并给出药物处方,而处方是否合理安全、一些药物如万古霉素的剂量是否需要调整、患有多种疾病时多重用药是否合理平衡等临床药学服务,则需要临床药师提供。其中,治疗药物监测(TDM)是提供临床药学服务的重要手段之一。
 

图2 诺道医学临床药学总监于泽演讲

       医院需做治疗药物监测的药物,如万古霉素等,其临床药理学复杂,个体差异大,治疗窗窄,剂量过大容易引起耳毒性、肾毒性及血液系统毒性等不良反应。目前个体化用药基于治疗药物监测及药动学参数计算,但是往往基于少量临床因素,只适用于部分人群,无法覆盖临床表现复杂的患者。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可以将临床数据进行多层次挖掘,关注更大范围的影响因素,进而构建更适用于复杂情况的人工智能个体化用药模型。

       iPharma智能个体化用药系统是全球第一、目前唯一、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个体化用药指导系统,该系统通过真实世界用药数据的多层次挖掘,获得影响药物疗效的重要因素,构建个体化用药模型,基于患者的血药浓度检测、基因检测和血尿常规、生化等各类数据,给出药物最适剂量,避免或减少因个体差异导致的临床药物治疗风险事件的发生。iPharma的特点是“实时化”、“智能化”、“增量学习”、“工作流闭环”。“实时化”指的是该系统可以通过实时交互技术快速地从业务系统(HIS、LIS等)中提取患者的各种临床数据;“智能化”指的是该系统可根据患者临床数据给出个体化用药方案;“增量学习”指的是人工智能个体化用药模型建模成功后,能不断地从新的样本(真实世界数据、合理用药方案等)中学习新的知识。“工作流闭环”是指根据患者信息出具的检测报告及用药建议可以推送至LIS系统,供医生查看,实现整个业务流程的闭环。未来,人工智能iPharma个体化用药系统将部署到多家医院,启动多中心验证,其精度会越来越高,“经验”会越来越丰富,给出个体化用药方案的“能力”也会越来越强。

      诺道医学iPharma人工智能个体化用药系统其中万古霉素/华法林个体化用药系统已经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上线使用,他克莫司个体化用药系统正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部署上线,其他十几种主要的、需根据治疗药物监测(TDM)指导个体化用药的药物如伏立康挫、环孢素A、丙戊酸等将陆续在不同合作医院上线,并进行多中心验证,最终形成标准化个体化用药系统,以云服务的方式为更多医院服务。

       诺道医学临床药学总监于泽本科毕业于沈阳药科大学药学,硕士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 加盟诺道医学前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高年资主管药师。于泽还是美国药典(USP)助理科学家、北京药师协会治疗药物监测委员会委员。